联系我们
- 报名热线:
- 0791-852377220791-852377550791-852399220791-85235522
- Q Q:
- 2919267030
- 邮 箱:
- 2919267030@qq.com
- 地 址:
-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莲路176号
酿出平凡,霉生平庸
作者:彭晓萍 来源:初一年级 更新时间:2018-03-25 浏览量:5094
“平凡”二字易写,做到平凡,又何其难!平凡的生活最容易生霉成平庸!于平凡中超脱而出,活出个性,活出精彩,就是人生一大智慧!一本《平凡的世界》,写出了孙少平不平庸的一生。读一本小说,等于让读者多了一场人生,所以,我喜欢看小说。小说滋养了我的情感,丰富了我的阅历。在这个多活一辈子不可能的现实中,阅读小说未尝不是一种增加生命长度和厚度的方法。
轰轰烈烈来一生,定不辜负好韶华!但轰轰烈烈的人生,需要轰轰烈烈的时代作背景。在这个太平、繁盛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平凡而不平庸,活出自我,活得精彩,实在是一个大难题。因此,我向学生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民德初一的孩子们在静静地阅读中去品味那“平凡”中的“爱恨情柔”吧!
平凡的伟大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初一学生 黄建玲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那懵懂的心灵渐渐领悟了“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但只要克服人类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坚强的道理,我想这正是这本书对我而言的中药意义。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在路遥先生的眼中,这是世界是平凡的,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看似简单,却义不平凡的书,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李氏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在本书中,使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那个为理想而自讨苦吃的孙少平。
为理想,他自愿出去当卖劳动力居无定所的揽工汉,虽是自讨苦吃,却也甘之若饴。在这书中,刚出场他穿的是破旧的衣服,吃的是丙菜。但并没有抱怨这个世界给他这么多的不公,到后来,他踏进黄原城那一刻开始,就,忘掉!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而知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作自己的正常生活。
他就像不倒翁,又像弹簧,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我敬佩他,敬佩他可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为了生活去做最底层的工作;我欣赏他,欣赏他可以这边脱掉肮脏的工作服,那边可以和田晓霞谈论文学,和顾养民探讨人生;我佩服他,可以蜷缩在被褥里,就这昏暗的光亮读书,心中却依旧感到崇高和兴奋。
《平凡的世界》,他的内容如同它的名字,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给我们展示一幅普通的、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历程。
这本书为我的人生道路填满了一块石头,使我心中充满了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我相信,开卷有益,我的道路将日益飘满书卷的馨香,笔直平坦。
平凡中的伟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初一学生 李敏萱
在寒假这段漫漫的时间里,因种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本只想翻着玩玩,却没想到我竟会如痴如醉的迷上了那本书,在短短两天的时光里便看完了。
这本书以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为中心,叙述了从1975年到1985年的十年里,他们两兄弟所遭遇的种种爱情纠葛、少年挫折……
一般的小说为了“博人眼球”会记叙一些举世闻名的故事,或是一些伟人事迹,可是这篇小说却打破常规,记叙的是一些平凡的劳动人民的真实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一家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刻画出一个普通人物的平凡的一生,又透过人物平凡的一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全书便是围绕他而展开的,通过记叙他的成长和成熟经历,为大家展示出文革过后整整的一代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望。在文中,孙少平身处一个贫穷的家庭,又因为贫穷而辍学了,这放在现在,十之八九的人是不能够接受的,可是他并不自弃,通过自学,文学程度达到了大学生的水准。是的,贫穷并不能够限制住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心,即使我们现在身处逆境,现在我们自卑、懦弱,可旁人没有理由去嘲笑他,相反他们更应该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虽在逆境,却努力向上,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坚强,难道不令人敬畏吗?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在为梦想追求的路上,我们可以学会化自卑为坚强。自卑里的坚强是催人奋进的凯歌,自卑也坚强!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火把虽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
小说中让我感触较深的就是平凡。平凡是这本书的作者——路遥所推崇的。在本书的主人公孙少平身上也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他经历种种事情后,他认识到了平凡的魅力,也选择了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让我明白了“平凡中也有伟大,自卑中也有坚强”的道理!
平凡中的一抹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初一学生 戴清扬
我以前读过许多古色古香的名著小说,有些如蜻蜓点水一般,像一泔清泉流过我的心田,却慢慢淡忘。唯有这本妇孺皆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使我同感深受,却难以忘怀。也是这本平凡而又并非平凡的小说,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
辉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涛翻滚,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孙少安等人物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生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广阔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也许就是因为生活的这抹平凡吧,使我们内心燃烧起为实现自己梦想,为改变自己命运的熊熊火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梦想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实现梦想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痛苦,是第一个映入我脑海的词汇,痛苦就像孙少安和孙少平的影子,与他们形影不离。对比,我表示深深的同情。
正当我心中的同情逐渐弥漫时,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激怒了我。由于贫穷限制了他们,这对有情人最终还是曲终人散了。他们俩虽然都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却活在不同的人生轨道上。
这个世界以平凡而起,平凡而终,留下的是每个人的那一抹不平凡。
书写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初一学生 顾展文
劳动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用白纸黑字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平凡的世界”中,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说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这里最突出的两个人便是孙家兄弟:孙少安、孙少平了吧。其兄孙少安13岁就辍学回家务农,后为砖厂起家致富;其弟孙少平求学、教书、后出外打工,挖煤。通过他们两条人生之道的曲折延伸,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际遇。
其重点又是突出孙少平外出谋生的艰难。
“平凡”二字在这本书中,引发了我的思考。
双水村,这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遥的笔下,这样的平凡却不平凡。他的眼中,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但这种认识却是不平凡的。人的一生就像这本书一样,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该像主人公孙少平那样对生活从来不低头,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运的到路上走出的一种令人叹服的人生之路。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但间接知识也能够带来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该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神的一生。
平凡是世界的代言词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初一学生 涂宸星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的感悟很深,我很喜欢这书名——《平凡的世界》。这世界在作者笔下是如此的平凡,从双水村到黄元,从农民到揽工汉,从贫穷到富有,这世界根本是平凡的,只因为有着这些平凡的人。文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孙少平,他善良、耿直、能吃苦的特质深深吸引了我。不仅如此,他是个积极向上的文艺青年,有着高中文凭还十分热爱看书。
说孙少平善良是有原因的,记得在黑包工头那个打工的时候,他看见包工头在欺负一个打工女孩小翠。孙少平二话不说的把自己打工辛苦挣来的钱全部给了小翠,并且叫她离开这里。可能是小翠家里的原因,也或许是她的自身原因,她选择了回来。这回孙少平没有再帮助她了,因为少平知道,如果一个人不自爱,甘愿在平凡中溃败,那么无论谁来帮助都是无能为力的。
不仅如此,我还特别欣赏他身上的那股狠劲以及责任感。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孩来说,它能够如细心照顾妹妹是很令人赞叹的。
相对于孙少平来说孙少安就像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因为没读过书,所以在思考问题上面他还不及弟弟。
孙少安其实是一个很厚实、孝顺的人。书中有一部分写他的媳妇提议分家,在全家人都同意的时候,只有他执拗了很久。在媳妇给他添浓粥时,他生气怒斥了媳妇一顿。在媳妇给他开小灶——煎了一盘蛋饼时,他气的跑出家门,这无一不体现出他的孝顺、顾家。
书中除了记叙孙家以外还有一家,那就是田家了。与孙家相比田家倒是十分宽裕。
田润叶是个追求自由的女子,因为打小和少安一起玩耍,所以对少安产生了情感。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她最后嫁给了李向前。因为不是自己所爱。他一直对李家很冷淡,直到李向前出车祸双腿断掉,她才回心转意。
在看这本书时,我总觉得书里面的人物就像活着一样,性格鲜明。让人读着读着就走进了书中。我十分被佩服作者的文笔,他所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这正是我要学习的一点。
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会遇到许多坎坷和困难,但也正是如此,我们才更加自信、自强,更加奋力拼搏。
平凡的世界,有着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世界无时不刻地闪耀着伟大。
创造自己的未来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初一学生 赵宇轩
我们每个人都憧憬自己的未来,希望那是美好的。殊不知,这美好的未来都是由自己创造的。这是《平凡的世界》告诉我的。
《平凡的世界》主要讲了孙少平等农村家庭,在“文化大革命”及后期改革浪潮中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同时经历无数的坎坷与磕绊,又无数次抓住希望的稻草,成功地站了起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平凡的世界”中创造不平凡。
是的,这个世界也许就像路遥所写的那样,是“平凡的世界”,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要去创造“不平凡”,是因为他们不甘心被命运摆布,不愿意留在黄土高原平凡的双水村中,他们要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未来而奋斗。
最令我难忘的人就是孙少平了。孙少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中毕业,后因“文革”与大学错失交臂。但他的思想并没有遭到限制,他想着到“外面的世界”,他不甘在农田中劳动,想出去闯荡。他从揽工汉身份开始,逐步走向了煤矿工,因耐吃苦,工作负责,受到了包工头和领导的欣赏,在煤矿井找到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实现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平说过: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但我做到了吗?
有一次考试,我有一道不会的题,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等了大半天,我还是没有思绪,只好先做完其它题,然后望着天空发呆,只希望自己的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接着不费吹灰之力地写出这道题,可是事与愿违,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等得花儿都谢了三两回,我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就在这时,下课铃声想了,我只好无奈的交了试卷。我真后悔呀!为什么当时我不多花点心思考一下呢?我尽自己全力用心答题了吗?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因为“最美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愿同学们在新学期中像孙少平一样创造出不平凡。
人生应该如何度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初一学生 伍宇萱
《平凡的世界》足足有三大本,我花了很久时间才读完。读完之后,感觉十分震撼。
说实话,这本书论文学性,也许没有另一些书籍那么浓烈,但是这本书胜在能给人一生带 来极大的影响。而《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做到了。
其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他们的人生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和各 种苦他们都尝受过。如果是普通人的话,早就对生活不再憧憬了。但是他俩没有悲观,沉浸 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反而是更加坚强的面对人生。
而小说的结尾,田晓霞因为在抗洪采访中为了解救民众而牺牲了,秀莲也患肺癌而永远离 开了孙少平。孙少平却没有抑郁,孙少安也没有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好工作。
这本书,实在让我震撼,如果我是孙少平或孙少安,又岂能如此坚强?我做不到。但读罢 此书,我又怎可以轻易放弃。我吃过的苦甚至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但我一直以 来都在回避困难,不肯去尝试。
这本小说是路遥最为著名的书,没有之一。这本书不堆砌,更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它很 真实,就是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人民的真实写照,往往在那个年代,人们更为淳朴,自然, 尽管科技不发达,思想也相对落后,但人们不会想如今这样,为人处世不坦诚。
当然,也有反面案例——王满银。他好吃懒做,尽管他心地不坏,但却不懂劳动,更不会 承担起一个丈夫与父亲应当承担的责任,不过还好,他后来幡然醒悟,生活也步入正轨。
最后,说说田二。他是一个傻老头儿,经常说,世事要变了。巧了,“文革”在田二死后 被粉碎了。田二无疑是个悲情角色,但是,这句话,他说出来,才有意思。
真的,所有人欠他一个道歉。
平凡的世界,的确,世界很平凡。
孩子们的评析语言虽然带着一份份浓浓的稚气,但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他们心灵深处的那一份对生命感触后产生的悸动,这份感触虽然那么浅,那么淡,但它就像云雾中透出的光亮,暖暖地照映在我的身上,令我产生一种作为人民教师的自豪感。感谢我的学生!感谢文学的力量!感谢《平凡的世界》!但愿孩子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不是每一场人生都需要轰轰烈烈,平凡的生活照样可以与众不同。平凡的生活如酒,只要肯下功夫,稳稳淀,慢慢酿,自然能酿出美味的“百末旨”。
文稿撰写:彭晓萍
图文编辑:刘 苹